新闻动态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暑退秋澄气转凉

日光夜色两均长

9月23日3时21分

秋分,悄然来到你我身边

 

秋分·常识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9月23日迎来“秋分”节气,意味正式“入秋”。专家提醒,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公众要注意添秋衣,以防着凉感冒。

  “秋分”时,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此时节,枫叶红似火,稻谷遍地黄,丹桂花飘香,蟹肥菊正黄,处处秋色迷人,令人陶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从“秋分”开始,我国气温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大雁、燕子等开始成群结队地从北方飞往南方。

  秋分日这一天还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当“银棉金稻千重秀”的丰收盛况与“清风吹空月舒波”的诗意图景相融,正应了那句:人生充满劳作,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秋分·三候

在古人看来

秋分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 雷始收声

雷八月阴中入地收声

阳光随之衰微

暑气终结,秋寒开始

二候 蛰虫坯户

受寒气驱逐

蛰居的虫类入地封住巢穴

告别残秋,准备冬眠

三候水始涸

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

湖泊河流水量变少

沼泽水洼几近干涸

 

秋分·养生

  秋分时节,气温下降,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情绪低落,伴随皮肤紧绷、口唇干燥等“秋燥” 症状。克服“悲秋”“秋燥”,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多食谷物、蔬菜和水果,少食寒凉辛辣刺激之物。另外,适当锻炼,尽可能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向上,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

 

秋分过后

凉意更浓

此时不妨静一静、停一停

在明媚的秋光中

感悟多彩生活

观赏最美人间

 

来源:北京亦庄


 

Copyright©岩德物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北京经济开发区中和街14号    京ICP备140089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