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北京科技新星计划推荐工作已启动

 

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着力培育首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

开展了2021年度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人选推荐工作

详情如下

↓↓↓

 

推荐人选范围和名额

  在北京地区注册的法人单位均可推荐,其中“双一流”大学、新型研发机构推荐名额不超过4名;其他单位推荐名额不超过2名。对入选“智源学者计划”“脑科学科研开放合作计划”以及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的人选进行查重,不重复支持。已经获得国家级和市级人才计划(含项目、工程)支持的人员,不再推荐。

 

推荐人选条件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6年1月1日以后出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忠于祖国,有强烈的事业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

  2.聚焦十大高精尖产业,重点支持研究方向属于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精尖产业重点领域或前沿交叉领域的青年人才。

  3.重点支持技术创新、应用技术开发阶段,从事“卡脖子”技术攻关的青年人才。加大对企业创新人才的支持比例,鼓励从事技术转移转化专业的青年人才积极申报。

  4.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坚持非论文导向,重点评价其从事项目的实用性和转化前景。医疗机构的人才,应具有较高科研水平,且研究的项目有较大的应用或转化前景。

  5.应是单位重点培养对象,具有国际视野,较好的外语口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对有访学经历、国际合作经验较为丰富的,予以优先支持。

  6.人选申报的项目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实用性,研究成果对我市高精尖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

 

资助方式

  通过项目资助的形式,为青年科技骨干牵头承担科研项目提供支持。

 

推荐程序

推荐人选填报信息

  请于2021年7月23日(星期五)前,通过“北京市科技人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填报。系统使用方法参见“北京市科技人才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手册”,注册登录后在首页下载。请如实填报信息,上传相应附件,并提交推荐单位审核。

推荐单位审核

  推荐单位审核推荐人选信息,对人选进行排序后提交至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系统提交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下午17:00,其后系统将自动关闭提交功能。

 

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申报

  鼓励入选人员开展跨领域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研究,对于牵头承担优秀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的入选人员,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给予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交叉学科合作课题资助。课题的主要负责人须为在研的科技新星入选人员。同一入选人员可以同时获得新星计划资助和新星交叉合作课题资助。

 

推荐材料及要求

推荐材料及要求

  提交材料要求1.《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推荐汇总表》。2.《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推荐表》。3.《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申请表》。均只需提交电子版。系统状态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审核通过”,方可下载打印,需签章齐全,规范填写日期,扫描后上传至系统。

 

附件材料上报要求

  在表格中填报的奖励、荣誉、承担的重大项目等材料,需原件扫描,并上传至系统。报送材料不得涉及国家和商业秘密。

 

咨询方式

政策咨询

  82002898,82002897

技术支持

  58858680,58858689,58858685

  被推荐人也可通过“北京市科技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咨询。

 

来源:北京亦庄

  来源:亦庄时讯


 

Copyright©岩德物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北京经济开发区中和街14号    京ICP备140089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