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北京劳动合同进入电子化新时代!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发布《关于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肯定了电子劳动合同与纸质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此举标志着继1986年10月《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之后,延续30多年的纸质劳动合同将逐步进入电子化新时代,在劳动合同制度建设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是重要的制度创新,将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电子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今年初,为做好抗击疫情工作,助推企业复工达产、劳动者就业等民生工作,本市推行劳动合同电子化管理,鼓励和支持企业线上招聘、线上签订电子劳动合同。

  经请示,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获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可。电子劳动合同本质上也是书面劳动合同,与纸质劳动合同相比,只是签订方式采取了电子化形式,通过电子签名技术保证签署主体身份真实及签署内容不可篡改。根据《电子签名法》,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有利于用人单位降本增效

  推行电子劳动合同有利于用人单位降本增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以京东集团为例,试行电子劳动合同后,相比签订纸质劳动合同,可以节省材料采购、打印耗材、装订、邮寄、日常档案管理等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仅北京地区一年就可降低成本60%,减少5个流程环节,效率提升65%以上。

 

有利于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推行电子劳动合同也有利于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实现劳动用工管理新模式。随着北京自贸区总体方案的正式公布,推进电子劳动合同也有利于促进北京自贸区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转型升级。

 

由人力社保领域逐步拓展延伸

  本市将推进电子劳动合同在劳动争议仲裁、社会保险稽核、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内共享与应用,逐步推广至全市政务服务、司法与行政执法领域,并逐渐拓展至京津冀劳动关系协同领域。

  下一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按照市场化运作、政府指导服务的原则,探索运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形成“线上签约、链上管理、大数据应用”的劳动合同电子化应用管理新模式,推进电子劳动合同在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应用,并逐步提升场景运用规模。

 

电子劳动合同应该怎么签

  《意见》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订立电子劳动合同,应当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规定的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和可靠的电子签名。

  电子劳动合同的生成、传输、储存等应符合《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其完整、准确、不被篡改,并通过电子劳动合同签署信息系统来管理。

  用人单位可以使用第三方签署服务机构提供的签署系统或采用自建自用签署系统模式。

 

哪些形式不属于电子劳动合同

纸质劳动合同的扫描件或照片

  电子劳动合同的生成、传递、储存等应当以满足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为前提。若用人单位已与劳动者签订纸质版劳动合同,为了保存的需要而通过扫描或拍照等电子形式储存下来的文件,并不属于电子劳动合同。

 

网上备案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网上备案登记仅是对用工信息的备案登记,未经合同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不具备合同形式。且劳动者对登记备案的详细内容无法自行查询,不符合合同当事人应协商一致的原则。

 

通过微信对话确认劳动关系

  有的用人单位认为,与劳动者是通过微信招工用工的,微信上已经说明了用工的基本条件和待遇等问题,因此微信对话应认定为电子劳动合同。法律人士表示,用人单位提交的招工信息没有《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不能视为双方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

来源:北京亦庄


 

Copyright©岩德物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北京经济开发区中和街14号    京ICP备140089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