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复工复产组关于做好园区、办公楼宇消毒酒精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南
随着经开区企业逐渐开始复产复工,一些单位购置了大量消毒酒精用于办公区和公共设施的消毒,致使消毒酒精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随之提升,为杜绝由消毒酒精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现将消毒酒精储存和使用安全作出如下提示:
一、操作注意事项
1.搬运时请穿个人防护装备,大包装不要用拖、拉、滚、踢等方式。
2.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才能打开,禁止密闭空间内使用。
3.严禁烟火,使用不发生火花及接地良好的通风系统和电器设备。
4.容器需要有标签,不用时关紧,容器或空桶应紧密盖好。
二、储存注意事项
1.储存于通风良好,安全且避免日晒雨淋的地方,远离热、发火源及不相容物资。
2.贮存区域严禁烟火,并远离人员进出地区和紧急出口。
3.储存在有标识的容器内,储存区域附近应设置可用的灭火器材。
4.防止静电产生,采取适当的消除静电的措施。
请各单位务必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储存和使用酒精。在防疫的同时,落实好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做好本单位防疫及安全生产工作。
附件:酒精危险特性及处置措施说明
附件:
一、危险性
(一)健康危害:
1.吸入:吸入高浓度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具有麻醉作用,若过度吸入会有头痛,头昏、意识不清、昏迷等症状。
2.皮肤接触:轻微刺激性
3.眼睛接触:具有严重刺激性,可能造成结膜炎。
(二)燃爆危险
其蒸汽及液体易燃,容器遇火可能爆炸,蒸汽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二、急救措施
(一)眼睛接触
1.避免患者揉眼睛或将眼睛紧闭。
2.隐型眼镜必须先除去或用水冲出来。
3.小心翻开伤者上下眼睑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15-20分钟以上。
4.小心勿使液体沾染未污染的眼睛。
(二)食入
1.若患者意识清醒,立即给予大量的清水漱口。
2.给患者喝下240-300ml的水稀释。
3.不可催吐。
4.若患者即将失去意识或痉挛,不要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5.若患者发生自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前倾,以减低吸入的危险性。
6.上述措施无效,则送医检查及治疗。
三、火灾处理措施
(一)灭火方法
1.若泄漏物未引燃,通风泄漏区及喷水分散蒸汽。
2.位于上风处以避免危险的蒸汽和有毒的分解物。
3.小火情要撤离并自安全距离或受保护的地点,用灭火器灭火。
4.喷水以冷却暴露与火场中的容器、建筑及保护人员。
5.以水稀释泄漏物并将泄漏物冲离引燃源,避免冲入公共下水道及饮水系统。
6.灭火前先阻止泄漏,如果不能阻止泄漏且周围无任何危险,让火烧完,若没有阻止泄漏而先行灭火,蒸汽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再引燃。
7.隔离未着火物质,保护人员。
8.安全情况下将容器搬离火场。
9.以水雾冷却暴露火场中的贮槽或容器。
10.以水雾灭火可能无效,除非消防人员受过各种易燃液体的灭火训练。
11.如果泄漏未引燃,喷水雾以分散蒸汽并保护试图止漏的人员。
12.以水柱灭火无效。
13.大区域的大型火灾,使用无人操作的水雾控制架或自动摇摆消防水瞄。
(二)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四、泄漏处理措施
(一)应急处理
1.本物质为有机溶剂具易燃性,应避免吸入及任何引火源。
2.泄漏区域所有人员应听从指示撤离至指定的安全区域。
3.快速关闭所有点火的来源。
4.经指派需进入泄漏区域人员,应依个人防护装备需求穿戴个人防护器材,穿戴前应进行必要检查,且经抢救组长确认后方可进入。
5.进入大量有机溶剂泄漏区域,需先测定有机蒸汽浓度,应避免人员处于有机蒸汽浓度大于25%的环境。
6.本物资比空气重,会聚集于低洼处或通风不良处,未着防护装备人员应在上风处或隔离区域。
7.非紧急应变编组人员,应在管制区域外指定地点集合,直到指挥官宣告状况解除。
(二)消除方法:未发生火灾
1.管制泄漏区域,疏散所有人员,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
2.清理工作需由受训练的人员负责。
3.于安全许可下,阻止液体继续泄漏。
4.保持泄漏区通风良好。
(三)消除方法:已发生火灾
1.于安全许可下,阻止液体继续泄漏。
2.控制系统进行局部排烟动作。
3.请参照“消防措施”,灭火后再依“未发生火灾”方法清理泄漏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