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关于经开区进一步严格园区及商务楼宇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各园区、商务楼宇管理单位:
园区、商务楼宇中企业密集、员工众多。当前,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返京返岗人员逐渐增多,疫情防控难度增大。为了有效确保所有企业商户人员健康安全,积极构建园区、楼宇企业健康命运共同体,全力打造“零感染”单位,现对园区、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园区、商务楼宇管理方要切实负起疫情防控总责
园区、商务楼宇管理方(运营单位或物业公司)要本着对社会、对商户、对楼宇内各类人员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防控制度,梳理本园区、本楼宇人员密集风险点并提出相应措施,牵头做好本园区、本楼宇复工复产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1、必须建立三项机制。
(1)联防联控机制。管理方要明确疫情防控工作负责人和具体管控人员,并在园区内、楼宇内公示联系电话。要通过微信群等方式灵活建立楼宇内企业商户联络渠道,及时宣传告知北京市及开发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通报楼宇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2)每日上报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各企业商户返京返岗人员信息和居家观察人员解除情况。
(3)复工条件审核机制。在企业商户复工复产前,重点检查防疫安全条件达标情况,督促整改合格后方可复工复产。
2、必须配齐三类人员。
(1)入口测温登记人员。负责在楼宇、车库入口进行测温,督促各类人员利用“京心相助”、“战疫金盾”等系统进行登记。
(2)巡查工作人员。负责对楼宇内企业商户疫情防护工作和重点部位进行日常巡查,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整改。
(3)应急处置人员。及时了解楼宇内突发事件,对身体不适人员及时进行临时观察并劝导及时就医,对无法处理的问题及时向管理方报告。
3、必须建立三本台账。
(1)园区、楼宇内企业商户管理台账。摸清所有企业商户复工复产计划和人员返京计划并记录在册。
(2)返京返岗人员管理台账。对返京返岗人员及其居家观察情况记录在册。
(3)每日巡查台账。对巡查发现问题和整改情况记录在册。
二、园区、商务楼宇内各企业商户要认真履行本单位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园区、楼宇内各企业商户应积极配合楼宇管理方工作,全力做好本企业商户疫情防控工作。
4、全力劝导京外地区人员暂缓进京。对所有返京人员应按规定实行集中或居家观察,时间不少于14天。对解除观察人员进行严格审核后方可允许到岗上班。
5、根据工作进度实际需要,制定分批次召回人员计划,采取倒班制或居家办公等弹性工作方式,降低工作场所人流密度。
6、加强在岗人员日常监测工作。督促个人做好防护,坚持每日测温统计,对出现症状的个人及时安排观察、就医。
7、尽量缩短外来人员逗留时间,减少与工作人员直接接触。
8、不能为员工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工作场所存在隐患未经整改达标的,不得复工复产。
三、各方要加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管控
入口:人员入口及车库入口均应设置测温点。人员入口应设置“一米线”、等候区,及时进行疏导,防止上班高峰期和访客较多时人员聚集。对员工实行出入证管理制度,对外来人员、车辆实行登记制度,取消入口门帘,减少人员接触。应提供纸巾等物资或及时消毒,避免签字用笔、门把手交叉接触。
电梯:电梯间应标明“等候线”,避免上下电梯人员交叉混行;应设置提示牌,鼓励身体状况良好者和去往低楼层者步行上楼,引导去往高层者分批乘坐电梯并尽量保持适当距离、减少谈话聊天,同时,在提示牌上应明确每次搭乘人数,搭乘人数应控制在电梯满载量的50%以内。电梯内应提供按钮用纸巾,风扇应确保正常使用,加强通风换气。
食堂、餐饮场所:根据具体情况,严格实行分时分餐制、一人一桌、对角入座、自带餐食等有效措施,尽量降低人员聚集程度。
吸烟点:应设置在远离出入人群的合适地点。设置提示牌,引导吸烟人员吸烟过程中保持2米以上距离,避免近距离交谈。
办公场所:所有人员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近距离接触。有条件的应定时开窗通风。
会议室:原则上应采取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方式,尽量减少会议室使用。确需使用会议室的,参会人员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并全程佩戴口罩,会议时间应尽量压缩。
卫生间:应配备洗手液等清洁用品。
空调:尽可能使用空调全新风运行,并加大新风量,有条件开窗时应定时开窗通风。
卫生消毒:对会议室、办公场所、卫生间、电梯、食堂、空调、门把手等应定期进行适度消毒。
疫情防控期间,相关部门和各街道将派盯防人员逐一跟踪督导各园区、各商务楼宇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并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于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经督促仍未彻底整改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查处。
特此通知。
2020年2月20日